寺廟簡介
南京方山定林寺距今已有 1500 多年歷史,屬於金陵名剎、“ 48 景”之一。歷史上,定林寺分為“上定林寺”、“下定林寺”兩處。 始建於南朝劉宋元嘉十六年(439年),外國高僧(竺法秀)在南京鐘山(今南京紫金山紫霞湖一帶)始建,南宋孝宗乾道時(1164~1173),高僧善鑒將“上定林寺”匾額移至方山,重建定林禪寺,與南京鐘山上定林寺在子午線上南北正對,同時建定林寺塔,此磚塔已有800餘年歷史,專供佛像。歷史上,南定林享有“南定林、北少林”之說。
史料記載
史籍
根據史籍記載:佛陀涅槃後,有兩顆佛牙舍利留存世間,一顆傳入錫蘭(今斯里蘭卡),一顆傳入當時的烏萇國,後由烏萇國傳到于闐。五世紀中,南朝高僧“法獻”游于闐,把佛牙帶到南齊首都建康(南京)上定林寺佛牙閣里,廣受四方佛徒朝拜,這顆佛牙便供養在北京西山八大處靈光寺佛牙舍利塔里。
《上江兩縣誌》
南宋孝宗乾道時 (1164~1173) , 高僧善鑒將“上定林寺”匾額移至方山,重建定林禪寺,與南京鐘山上定林寺在子午線上南北正對,同時建定林寺塔,此塔已有 800 餘年歷史,專供佛像,不能上人。據清同治《上江兩縣誌》稱:宋乾道間,善鑒和尚因鐘山定林寺廢,便募資建寺於此,沿襲寺名。塔建於乾道九年,高十三米。底層特高,南面開門,另三面各有佛龕,塔剎和腰檐已毀。此後,遠近信徒、施者接踵而至,佛殿﹑法堂﹑僧房次弟建成。
《金陵梵剎志》
據《金陵梵剎志》記載:全國佛寺“輪藏”之祖——傅(翕)大士即在方山定林寺建輪藏並廣為弘法,(史載傅翕與禪宗初祖菩提達摩、寶志共尊為“梁朝三大士”)。同時,南朝梁武帝蕭衍時,來自天竺的達摩祖師留在建康期間,曾到方山定林寺舉行佛事活動,方山至今尚保留有“達摩崖”等歷史古蹟,為禪宗之祖達摩偃坐之地,故此,在佛教界有“南定林、北少林”之說。
歷史沿革
(1)定林寺曾於元至治年間( 1321 ~1323 年)和明天順年間居士朱福寶及其諸子重建( 1457 ~1464 年)兩次大修後, 隨後即遭到破壞。
(2)至清同治年間寺廟已毀,至太平天國時,更被毀殆盡,清光緒間,由世稱“道明師祖”的僧人向四方化緣重建,增其舊志,規模宏大。
(3)而不幸文革期間,寺遭劫毀,僅塔尚存,目前為南京歷史最久的樓閣式硬塔,塔高約 14.50 米,為七級八面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,底層較高,邊長 1.46 米,直徑 3.45 米。
(4)1982 年,方山定林寺塔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,在世界著名的斜塔中,義大利比薩斜塔傾斜度為 4 度,蘇州的虎丘塔傾斜度為 3.5 度,而經過糾正的方山定林寺斜塔斜為 5.3 度, 《新華社》 2003 年 11 月 5 日稱:定林寺斜塔至今仍堪稱世界第一斜塔。
(5) 為了恢復千年佛教古剎聖跡,在國家和當地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注下,定林寺得以再次重建,大雄寶殿目前已竣工,殿內佛像及山門、藏經樓、天王殿、功德堂、鐘樓、鼓樓、禪堂、齋堂、祖堂、客堂、僧寮等建築還將陸續興建,願有緣佛寺的大德善士能隨緣樂助,共襄善舉,功德無量。
相關信息
浮來山定林寺
1、概況
“浮來山”又稱“福來山”,素以天宮賜福於此山而著稱。定林寺雄居於浮來峰下。始建於南北朝時代,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,全寺南北長跑95米,寬52米,總面積4940平方米,整個建築分前,中,後三進院落,以“大雄寶殿”為主體,向前向後左右展開,東西兩旁對稱,依山勢向後逐級升高,大雄寶殿建築雄偉,飛檐螭首,雕樑畫棟,軒敞明朗,典雅大方,頗具北方古建築風格,定林寺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文藝理論批評家劉勰晚年循跡之地,現已為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“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”。
2、主要景點
(1)劉勰校經樓
劉勰校經樓位於定林寺的中院,門匾鐫刻有郭沫若手書“校經樓”三字,據《南史》記載,此樓為劉勰校經藏書之處,現闢為“劉勰生平陳列館”,陳列著《文心雕龍》的各種古代和當代研究文獻及紀念文庫。出定林寺山門南走不遠,但見一片怪石,形態各異,妙趣橫生,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之奇妙,令人嘆為觀之。在怪石叢中,樹蔭處,建有“文心亭”,由郭沫若親自命名,並題字,以紀念《文心雕龍》藏書1460周年。
(2)雲龍崖
雲龍崖:越溝壑,穿蓁莽,便到飛來峰東麓的“雲龍崖”南北走向,長100米,高2—3米,象一條人工繡成的腰帶束在飛來峰上,這些天然形成的圖案,如烏雲疊涌,蛟龍廝纏,蜿蜒凹凸錯落有致,在雜樹掩映下,遠望如似有龍舞飛動之態,蔚為石中之奇觀。
3、相關史料
據史料記載,莒縣浮來山定林寺始建於晉,開山祖僧是竺法汰和僧遠。據傳過去在浮來山的東山口曾有一座過路牌坊,前後兩面的楹聯就是對這一歷史掌故的記載與詮釋。牌坊正面的楹聯是:“浮丘公駕鶴來山曰浮來鄉人盡信,竺法汰傳禪定寺名定林遠客鮮知。”其背面的對聯是:“魯公莒子會盟處,法汰僧遠坐禪山。”由此可見,竺法汰和另一位叫僧遠的禪師就是定林寺的最早住持。
4、相關信息之“千年龍樹”
山東十大魅力景點之首——“福山壽地” 莒縣浮來山又添奇景,一條長達6米、乾粗0.8米的“千年樹龍”亮相,令前來觀看的遊客嘆為觀止、拍手驚奇。新發現的“千年樹龍”給本來就充滿神秘色彩的浮來山又披上一層神秘面紗,也使浮來山的魅力進一步增加。據收藏者介紹,“千年樹龍”生長 於浮來山西麓,樹種為曲樹,距今已近千年,挖掘前原樹主幹已被伐去。“千年樹龍”的發現純屬偶然。當地一位老農在山上植樹,不經意間發現在亂石縫中生長的樹根酷似巨莽盤臥其中,於是約上9位同伴花了7天7夜時間才將此“千年樹龍”挖掘而出。該“千年樹龍”有三奇,一是此根彎曲有度,未經雕飾,形似臥龍,惟妙惟肖;二是樹龍比主幹還粗;三是主幹僅生一龍根,且斜向生長形成樹龍。該“千年樹龍”與2004年在浮來山發現的“天然壽龜”相映成趣。“天然壽龜”為4億年前喀斯特地貌岩石,是經海水沖刷天然形成,現伏於浮來八景之一的清泉峽內,面向東方,有“神龜探海”之勢,形態極其逼真。 左傳》記載:“魯隱公八年,( 公元前715年)九月辛卯,公及莒人盟於浮來”。可見,該樹當時已成濃蔭,成為名樹。專家考證,此樹至少已有3500年歷史。樹現高26.3米,樹冠遮地20餘畝,樹幹周長15.7米,須八人伸展雙臂方能合圍。此古樹乃冰川時代留下來的樹種,有“活化石”之稱。經國家林業部專家鑑定,為“天下第一 銀杏樹”。鐘山下定林寺
南定林道場,由“定林下寺、定林上寺、方山定林寺”三大廟宇組成,最早的是定林下寺,由“慧覺”創,又稱“下定林寺”,位於金陵鐘山南麓,由於地勢較低,後由竺法秀( 曇摩蜜多)在鐘山紫霞湖上方另建一座廟宇,也稱定林禪寺,為區別“下寺”,故人稱“定林上寺”或“上定林寺”。上定林寺的規模相當宏大,據史載, 上定林寺“禪房殿宇,郁爾層構”、“肅然深遠”,時人稱讚上定林寺就像釋迦牟尼在古印度居住說法的靈鷲山聖地。上定林寺被毀後,1173年,其匾額被 善鑒和尚請至 天印山(今方山)重建定林禪寺,方山定林寺與鐘山定林寺在子午線上是南北正對的,而且據史料記載,當時方山定林寺規模也是相當宏大,禪宗初祖達摩渡海抵達金陵時,曾與梁武帝有過一次會談,在金陵逗留期間,曾到方山偃坐(至今方山仍留有達摩壁一處),但是在金陵與梁武帝的會談並不契合,此後達摩初祖一葦渡江北上少林,面壁九年,後圓寂於河南定林寺(後改稱空廂寺)。而與達摩同時代的寶志公(俗稱濟公)卻與梁武帝比較談得來,也深受梁武帝的尊重,寶志和尚在鐘山也建有寺廟,並在金陵廣為弘法。與此同時,人稱“梁朝三大士”(達摩、寶志、傅翕)的傅翕傅大士在方山以“釋道儒”三教同源、輪藏之祖著稱於世,後人傳說其為彌勒應身。傅大士也曾受梁武帝之邀開示《金剛經》,當時寶志和尚也在現場,可見定林寺在當時地位之尊,“南定林、北少林”之說也由此而來。再加上定林寺與諸多歷史名人息息相關,比如王安石、蘇軾、陸游、謝靈運、袁枚等等都與定林寺有過一段各自不同的因緣,定林寺自古也是高僧輩出,以上定林寺“僧佑”為代表的一代高僧以“轉輪藏”廣度眾生,其弟子劉勰(法號:慧地)也因《文心雕龍》著稱四海,再加上法獻和尚西遊新疆,竟得到 佛牙舍利一枚,帶回定林寺佛牙閣供養,這件事成了佛教界共矚的一件大事,南定林的在當時擁有極高的聲望其實也是理所當然的。雖然定林寺自古以來聲名天下,但上定林寺被毀後,下定林寺的規模也逐漸縮小, 到了宋代,下定林寺的範圍已大大縮小,稱“定林庵”。北宋神宗熙寧九年(1076)王安石第二次被罷相後,歸隱金陵。王安石深愛鐘山景色優美,經常騎驢遊玩鐘山,疲倦時便到定林庵休息。後來,他就在庵內建了一個供自己休息和寫字讀書的書齋,取名“昭文齋”。約一百年後,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曾兩次慕名來 游鐘山定林庵。第一次在昭文齋壁上題名曰:“乾道乙酉(1165)七月四日。笠澤陸務觀冒大雨獨游定林”。五年後,陸游重遊鐘山, 定林庵已被火毀,而他在昭文齋壁上的題名卻被寺僧事先摩刻在寺後的崖壁上。1975年10月,陸游題名石刻被發現,成為考證下定林寺遺址的重要資證。
下定林寺後的“三教會宗堂”讓今人更加體悟佛教“心包太虛”的境界
陸游題名被寺僧摩刻在寺後的石壁上,成為下定林寺的重要資料
楊萬里著 《游定林寺》
鐘山已在萬山深,更過鐘山入定林。
穿盡松杉行盡石,一庵猶隔白雲岑。
近年來在 鐘山南麓 紫霞湖東附近新修了一座“王安石紀念館”,稱“定林山莊”,花牆環繞,建築古雅,館內陳設皆照原樣,大小文物保存良好,其畫像也是宋代名畫家李公麟所繪。館外有長廊,壁上刻有其詩作一百首,均出自現代全國名家的手跡,精彩紛呈。院中古木參天,流水潺潺,四季有景,清幽迷人。 定林山莊,是為紀念北宋改革家、思想家、文學家王安石而新建。這裡綠茵環抱,環境優美,空氣清新。它占地面積不大,但布局精巧,古樸典雅。正門在大路西側,入門是一個小院落,四角植數株四季常青的棕櫚,四壁圍以高白牆,南北兩側中間各有一個門。北門外是迴廊,南門上端有一方石額,鐫刻著愛國詩人陸游所書"定林"兩字。南門內東、西、南三面為環狀廊廡,壁上嵌刻著王安石詩詞數十首,由當代書法家書寫,或草或篆,風格各異,給人以美的享受。定林山莊北首是"昭文齋",齋內正中高懸王安石紙本畫像,畫像兩側掛對聯一副:"一望江南萬里天,解裝相值得留連"。四壁懸掛名人字畫。殿內設仿宋代木製坐椅、茶几。遊人耒到這裡仿佛又耒到當年王安石的書齋之中,思古之情不禁油然而生。王安石曾三任江寧府尹,兩度出任宰相。第二次被罷相後,歸隱金陵,野居在府城東門與鐘山半道上的"半山園"。王安石深愛鐘山風景名勝,經常騎驢遊山玩水,疲倦時便到定林庵休息。後耒,他就在庵內建了供自己休息和寫字讀書的書齋,取名"昭文齋"。王安石在詠 《定林所居》詩中云:"屋繞灣溪竹繞山,溪山卻在白雲間。臨溪放艇依山坐,溪鳥山花共我閒"。在定林庵,他結識了北宋"四大書家"之一的米芾、著名畫家李公麟。米芾為他題書"昭文齋"匾額,李公麟為他畫了一幅神態逼真的肖像懸掛書齋正中,由此,定林庵更加聞名遐邇,成為古代鐘山的名勝之一。被稱為"唐宋八大家"之一的蘇軾,由黃州北往路過金陵時,王安石熱情地接待了他,兩人一邊暢遊,一邊論文說佛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王安石病逝金陵,葬於半山園後山。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金陵築城牆,正好從半山園後山經過,王安石的後人便將他的墳塋遷回故鄉江西撫州錄谷峰東後月塘村。
2005年3月1日,中山陵管理局建成“鐘山定林寺劉勰與 《文心雕龍》紀念館”,並正式對外開放,實現了海內外《文心雕龍》研究者和中華文學愛好者的願望。該紀念館設於南京鐘山南麓的定林山莊內,紀念館分前、中、後三個展廳,以南京“鐘山與六朝都城”“鐘山定林寺”“ 劉勰與《文心雕龍》”三個展覽單元。劉勰在鐘山定林寺前後生活了20年左右,他在這裡藉助定林寺豐富的藏書,潛心學習和研究,最終完成了標誌著輝煌成就的文學理論巨著《文心雕龍》。這次展覽中,不僅展出了近年來在鐘山南麓出土的反映六朝時代文化面貌的瓷器、銅器等各類文物,而且還首次向社會披露了南朝鐘山定林寺遺址的考古發現。
河南定林寺
空廂寺,原名定林寺又稱熊耳山寺,位於 陝縣西李村鄉的熊耳山下,距三門峽市53公里。全國文物保護單位。熊耳山海拔885米,北依黃河,南接伏牛山,東臨 洛陽,西連 西安,洛三高速公路從山下通過,交通便捷,風景宜人,既是馳名中外的佛教聖地,也是令人嚮往的旅遊勝地。歷史上熊耳山林木茂密,山花爛漫,流水潺潺,鳥語如歌。山上的“八大奇景”和“四大絕勝”名甲天下。八大奇景為:龍嘴噴霧、土橋臥虹、井底明月、達摩銅佛、高樓洪鐘、鐵薪燒粥、椿抱翠柏、漢代松林;四大絕勝為:藏兵洞、濯心泉、八仙廟、公孫瓚藏甲處。空相寺座落在林木掩映之間,走進空相寺“曲徑通幽處,禪房花木深”的神秘之感油然而生。更因佛教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大師安葬於此,歷代帝王將相多有來此朝山拜佛,文人騷客舞墨詠嘆。 空相寺鼎盛時期,寺內擁有僧徒八百,香客無數,各種殿房四百餘間,占地八十餘畝。但在歷史上曾數遭洗劫和人為拆遷。其中兩次大規模滅佛,即 北周武帝滅佛和 唐武宗滅法,空相寺都難逃顧厄運,佛像被毀,房屋拆遷,強迫和尚還俗,沒收寺院財物和土地,使空相寺遭受了嚴重毀壞。 歷代對該寺也曾數次修葺,有據可考的有:明洪武二十八年(公元1395年)重修達摩殿和部分殿宇,明景泰五年(公元1454年)重修達摩殿並立“菩提達摩圓覺大碑”,明嘉靖四十二年(公元1563年)重修轉角樓。清康熙十一年(公元1672年)、雍正十一年(公元1733年)兩次重修空相寺,後來乾隆、道光年間也幾經修葺。但到了晚清、民國時期,寺院房屋相繼傾倒拆毀,空相寺逐漸衰敗。 建國以後,空相寺內僅存的“達摩塔”、“達摩石刻畫像碑”被列為三門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“梁武帝撰文碑”被列為陝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市、縣文化、文物部門多次出資修葺加固“達摩塔”,使這處瀕臨倒塌的珍貴文物,至今保存完好。空相寺是佛教初祖達摩大師弘漢葬身之處,近年來常有中外僧人接踵來此尋根問祖。古老的空相寺過去是佛門聖地,現在依然是燦爛的文化聖地。 據清朝和民國的《陝州志》記載,佛教於東漢永平年間公元58—75年傳入陝州時,就修建了空廂寺,距今已1900多年,是與 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同一時期的佛門聖地。 空廂寺是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的葬地,它以達摩捨身求法、開創佛教禪宗而聞名天下。據史籍記載,達摩初祖在少林寺傳法慧可之後,即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傳法5年,於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十二月圓寂,終年一百五十歲。眾僧徒悲痛之極,如喪考妣,依佛禮將初祖大師葬於定林寺內,並修建了達摩靈塔和達摩殿。梁武帝蕭衍親自撰寫了“南朝菩提達摩大師頌並序”的碑文,以示對達摩大師創立禪宗的紀念。後來東魏使臣於元象元年自西域取經返回途中,遇見達摩大師杖挑 只履西歸,立即報於皇帝。皇帝聞之,命人挖開達摩墓葬,只見只履空棺,方知大師已脫化成佛,遂將定林寺更名為“空廂寺”。
據有關史料記載, 達摩是 南天竺國(今印度)香至王的第三太子,姓剎帝利,受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師命,於梁普通元年(公元520年)渡海東來,在廣州登入。梁武帝信佛甚篤,遂將達摩迎至都城金陵(今南京市)。二人對佛理方面的理解不盡相同,話不默契,不歡而散。達摩毅然離開金陵,乘一葉葦筏漂過長江北上,來到熊耳山下定林寺內,任該寺依法住持,在此講經說法,教化萬民。前來聽他講經說法的達官貴人、平民百姓絡繹不絕,他被譽為“ 西方聖人,東方活佛”,定林寺因此名揚四海。後來達摩大師漸感悟道不深,需要以修身來悟性才能達到“法我皆空”的境界,便前去佛教聖地少林寺修行了九年。
南梁武帝大同二年(公元536年),達摩在洛陽禹門千聖寺講經說法期間圓寂,享年150歲,歸葬於熊耳山定林寺。梁武帝聞訊,親自撰文樹碑,對達摩大師創立佛教禪宗的無量功德給予了高度評價。此碑距今已有1460餘年,雖經風雨剝蝕,但碑文還可辨認。達摩圓寂後第二年,由積庵法師修了達摩塔,定名為“圓覺空塔”。現存的塔為明洪武五年(公元1372年)所建,青磚結構,七級浮屠,兩層基座,高約12米,塔身為八角形,塔剎為寶瓶式。東魏元象元年(公元538年), 孝靜帝將定林寺更名為 空廂寺。
空相寺新出土唐代碑刻《汾陽王置寺表》,碑通高120公分,寬60公分,厚15公分。共26行,滿行44字。碑首圓額,雙行篆書“汾陽王置寺表”。立碑年代為“唐大中十二年九月”( 公元858年)。立碑人為汾陽王 郭子儀後人。碑文的大意為,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時,曾到空相寺朝拜達摩聖跡,並許願若達摩禪師福佑,平定叛亂,必當奏請朝廷,“特加崇飾”,給予特別的榮耀。果然,平定安史之亂9年後(公元772年11月),郭子儀即書奏朝廷要求重整寺廟。半年後,朝廷欽賜“達摩禪師宜贈諡號園覺,寺額為空相之寺,塔額為空觀之塔……”據此為證,定林寺易名空相寺乃唐代宗李豫欽賜,並且追加達摩為“園覺”禪師,達摩塔為“空觀之塔”。 汾陽王置寺表》的出土,對於研究佛教文化史、禪宗淵源仍具重大歷史價值;又為研究佛教禪宗及空相寺興衰史、郭子儀與空相寺的關係、空相寺地理沿革等,提供了更加珍貴的實物資料。唐天寶三年(公元748年),郭子儀曾奉皇命重修空廂寺,他親任總監工。工程竣工後,唐玄宗封達摩為“圓覺”,封達摩塔為“空觀”。唐後歷代對空廂寺多有修葺擴建,寺內主要建築有山門、天王殿、大雄寶殿、千佛殿、水陸殿、白衣觀音閣等,其南有達摩塔、達摩殿、轉角樓、南北僧院等,寺院殿舍400餘間,占地50餘畝。離寺院西南約50米處有享譽豫西的塔林,占地30餘畝,有大小靈塔400餘座。整個寺院布局嚴整,古碑林立,晨鐘暮鼓,香菸繚繞。
在歷史上,定林寺成為可以與少林寺、白馬寺、相國寺並駕齊驅的四大名寺之一,人們給它編撰了許多神話傳說,在當地還廣為流傳一首歌謠:“龍嘴吐霧在山巔,土橋臥虹升九天。井底明月晝夜顯,杖桃金履往西還。高樓洪鐘音上殿,鐵薪燒粥廚水歡。椿抱翠柏千年茂,漢代松林萬古傳。”這首歌謠使定林寺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。相傳,定林寺的鐘樓為3層,高數丈,是寺內最高建築。人們可以自下而上轉著登樓,故又稱“轉角樓”。據說,很早以前山西永濟人和河南陝州人誇耀各自家鄉建築時,永濟人誇張普救寺的鶯鶯塔之高時說:“山西有座塔,離天丈七八。”陝州人說:“河南有座轉角樓,半截插在雲裡頭。”山西人不相信,專門到定林寺觀看後,嘆服道:“樓中之最。”相傳,原來轉角樓上掛有一口神奇的鐵鐘,高兩米,口徑1.5米,可以定向傳音。敲響巨鍾,其聲一直可傳到皇帝的金鑾殿上,所以當地有“和尚敲鐘,傳到京城,驚動皇帝,不得安寧”之說。空廂寺在清末民初連遭戰火洗劫,毀壞嚴重。現存的主要遺蹟有:達摩靈塔一座, 石碑十塊。其中最有意義的石碑有兩塊,一是南朝達摩碑,即南朝梁武帝撰寫的《菩提達摩大師頌並序》碑;二是 達摩造像碑,此碑為魏元象元年公元538年所立,碑的正中是達摩大師站像,頭罩祥光,寬袍大袖,單線條陰刻,形象逼真,右上側刻了四句偈語:“航海西來意,金陵語不契,少林面壁功,熊耳留只履”,精確概括了達摩大師的生平。
空廂寺在近現代雖沒有白馬寺那么馳名,也沒有少林寺那樣輝煌,但作為達摩初祖的葬地,它在我國佛教界的地位和作用是無可替代的。近年來不斷有 印度、 日本、 香港、 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佛教僧人前來朝拜,進香拜佛的民眾也與日俱增,香火不絕。現在陝縣政府、少林寺、日本友人等已經投資在原址的基礎上修復空廂寺。目前,已經投入1130萬元,建成了 達摩殿、 山門大殿及僧房,道路、水、電、綠化等基礎設施已經全部到位。
公元538年,眾僧徒為紀念達摩初祖,又在空相寺建造了達摩造像碑。據史料記載,空相寺在極盛時,僧眾800餘人,山門、 天王殿、 大雄寶殿、 千佛殿、 觀音閣、 藏經樓、 鐘樓、 鼓樓等合計400餘間,占地160餘畝。但世事變遷,滄海桑田。該寺雖歷代都有修茸,終因時節因緣不具,而漸趨衰落。時至今日,寺內大部分建築,自抗日戰爭以來,或毀於戰火,或人為破壞,寺院原貌已蕩然無存,現僅存一塔一幢等數塊碑刻和浮雕。